重庆理工大学2020年精准扶贫攻坚工作要点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扶贫政治责任,强化扶贫工作实效,确保如期完成扶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特制定如下工作要点。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庄严承诺贡献更大力量
(一)坚决落实如期完成脱贫攻坚工作的重大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讲话精神,尤其是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及在重庆考察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对决战紧迫性和重要性的深刻认识,树立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心。贯彻落实党中央、市委关于统筹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扶贫攻坚各项工作的决策部署,坚决克服疫情对扶贫攻坚工作的影响,密切关注受疫情影响的贫困师生,实施专项资助扶持政策,切实做到疫情期间防控不松劲、扶贫不停步。(牵头单位:扶贫办,配合单位:各单位)
(二)切实加强党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加强和改善党对扶贫工作的全面领导,提升扶贫政策举措的组织力和执行力,落实驻村第一书记背靠基层组织制度,发挥基层组织与驻村第一书记结对功能,最大限度发挥党组织对扶贫工作的坚强保障作用和强大后援力量。(牵头单位:组织部;各二级党组织)
二、聚焦贫困师生,确保全校范围脱贫路上不掉队
(一)精准落实学生资助。全面落实学生资助政策,进一步完善学生资助育人体系,健全学生帮扶工作机制,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贫困学生精准识别度,做到资助资金全面到位、发放及时,真正实现贫有所扶、困有所助、应助尽助,确保不让一位学生因困失学。做好贫困研究生建档立卡,进一步规范资助档案管理。加强异常心理贫困大学生心理援助,落实学业困难贫困大学生朋辈志愿者“一对一”帮扶机制。加强资助监督管理,认真开展贫困大学生资助自查自纠专项整治工作。(牵头单位:学生处,配合单位:研工部、财务处,各学院)
(二)全力做好招生就业帮扶。继续增投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以及市属本科高校农村学生专项招生计划,为贫困地区、农村籍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更多高等教育机会。依托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持续开展贫困大学生资助活动,帮助贫困大学生启航人生梦想。极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认真做好就业困难毕业生群体精细化帮扶工作,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重点加强身患残疾、家庭困难等特殊群体学生就业帮扶,采取“一帮一”“多帮一”方式,在就业指导、就业信息提供、就业岗位推荐、就业手续办理上落实“四优先”帮扶机制,足额发放国家、重庆市和学校的求职创业补贴。创新丰富就业帮扶形式,千方百计提供就业岗位,助推贫困家庭学生高质量就业。(牵头单位:招生就业处;配合单位:各学院)
(三)加大经济困难职工帮扶力度。进一步发挥工会桥梁纽带作用,做好家庭临时经济困难教职工的经济补助,加强大病特病职工长期关怀慰问,杜绝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坚持物质资助与精神扶助相结合,既要解危济困,也要注重长效,让困难职工切实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不让一户一人在脱贫路上掉队。(牵头单位:工会,配合单位:人事处、财务处)
三、落实帮扶责任,助力对口乡村打赢脱贫攻坚最后一战
(一)落实好市委组织部扶贫工作要求。大力支持驻村第一书记发挥扶贫中坚力量的作用,继续加强万州区大周镇铺垭村、龙驹镇花坪村、茨竹乡枣木村、走马镇熊家村等4名驻村第一书记派驻乡村的对口帮扶工作,力所能及提供口罩等防疫物资,协助开展乡村抗疫工作,继续为每村安排15万元左右的项目扶持经费。(牵头单位:组织部,配合单位:疫情防控办、党委办公室、财务处)
(二)完成市教委扶贫集团对口帮扶任务。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做好巫溪县天元乡对口帮扶工作,足额上缴市教委扶贫集团帮扶统筹资金,足额安排天元乡万春村15万元左右的扶贫项目支持经费,继续落实天元乡10户贫困家庭“1对1”结对帮扶,并及时对接解决帮扶村镇实际需求,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如期脱贫、脱贫不返贫。(牵头部门:党委办公室;配合部门:工会、财务处)
(三)完成市科技局扶贫集团对口帮扶任务。扎实做好万州区龙驹镇对口帮扶工作,足额安排龙驹镇茶园村15万元左右的扶贫项目支持经费,继续支持龙驹镇茶园村基础设施建设,在万州区五桥中学设立贫困学生奖助学金,并创新丰富帮扶形式,助推建立脱贫致富长效机制。(牵头部门:扶贫办;配合部门:工会、党委办公室、财务处)
(四)做好“文明校园结对帮扶”工作。对口开州区大进镇中心小学及乡村少年宫,开展暑期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积极帮助大进镇中心小学培训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协助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广泛开展关爱帮扶活动,尽力帮助大进镇中心小学改善校园环境、校舍条件、教学设施等。(牵头单位:宣传部;配合单位:学生处、团委)
(五)积极开展消费扶贫。面向师生加大对口帮扶村镇的农特产品宣介,对接了解师生消费需求,积极拓宽销售渠道,组织好产销对接,以“校—村对口直销”的形式开展消费扶贫行动,汇聚更多师生帮扶力量,增加帮扶村镇农特产品销路和农民收入。(牵头单位:工会;配合单位:基建后勤处,各分工会)
(六)深化科技扶贫、智力扶贫。结合对口帮扶村镇产业发展项目实际,发挥学校人才、科技优势,以驻村第一书记为纽带,开展校地合作对接,指派专家团队聚焦扶贫开发,发挥科技攻关作用,策划扶贫项目,针对性开展旅游规划、产业规划、生态规划等,为乡村振兴注入新能量。鼓励学校师生赴帮扶村镇实施创新创业项目,组织大学生赴帮扶村镇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为帮扶村镇切实提供人力协助和项目支持。清理教学、科研及办公物资,针对对口帮扶村镇实际情况,尽力为其提供文体、教育以及信息化等方面的物资援助。举办对口帮扶村镇干部培训班,针对性开展乡村振兴方面的业务能力素质提升培训。围绕巩固扶贫成果、乡村长远振兴,研究探索“智”“志”扶贫规律,注重从农村人居环境、农户文化生活等“小切口”推动乡村振兴大格局,全力助推对口帮扶村镇走上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牵头单位:扶贫办、科研院、国资处,配合单位:组织部、团委、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各学院)。
四、夯实工作保障,汇聚扶贫攻坚强大力量
(一)深入学习宣传。努力讲好脱贫攻坚故事,积极宣传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的新举措好办法,宣传基层扶贫干部的典型事迹和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感人故事,努力营造全员“情系山区、心系扶贫”的浓厚氛围,及时做好典型材料上报等工作。(牵头单位:宣传部,配合单位:各二级党组织)
(二)提供工作支持。根据派驻村镇实际情况和驻村第一书记工作生活需要,落实专门支持激励政策,提供充足工作经费、报销出差补贴、购买意外保险、提高健康体检标准、给予扶贫专项考核奖励等,做好工作、生活、安全等各方面保障,尽力解决其后顾之忧,保障他们心无旁骛投入农村疫情防控和扶贫攻坚工作。(牵头单位:扶贫办;配合单位:组织部、人事处、工会)
(三)强化工作落实。学校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扶贫攻坚工作,定期听取挂职干部工作汇报并充分吸纳其建议意见,认真落实“蹲点”制度,定期实地深入每个帮扶村镇对接帮扶需求,扎实推进落实各项扶贫举措,确保如期完成扶贫攻坚目标任务。(牵头单位:扶贫办;配合单位:组织部、工会)
(四)严抓专项治理。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减轻基层负担,紧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严惩严治形成强大震慑,坚决依法制止恶意攻击、炒作放大个别问题影响脱贫攻坚工作大局的言论和行为。配合开展脱贫攻坚普查,全面检验脱贫攻坚成效,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营造风清气正、务实尽责的良好环境。(牵头单位:党办、校办,配合单位:纪委监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