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理工大学
体制机制改革(2019-2021)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部署,根据《重庆理工大学关于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意见》,针对制约学校建设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经广泛深入调研和咨询论证,特就全面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校体制机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全面深化改革要求,适应国家改革整体战略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瞄准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目标,实施《重庆理工大学章程》,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校,突出问题导向,树立底线思维,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着眼制度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促进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建设特色鲜明、西部一流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
二、总体目标
以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为重点,以优化配置各类办学要素为保障,坚决破除一切妨碍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和增强师生创造活力,为建设特色鲜明、西部一流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提供不竭动力。
三、基本原则
(一)促进发展原则。尊重师生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盘活内在资源、激活内生动力、凝聚师生智慧,更好地促进学校事业发展、教师进步、学生成长,为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不竭动力。
(二)问题导向原则。注重有的放矢,从广大师生反映强烈、制约学校、学院、学科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出发,着力解决影响学校发展的核心问题、重大问题、主要问题,为学校更好地发展铺平道路,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三)循序渐进原则。坚持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要求,顶层设计、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试点先行,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注重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
(四)因地制宜原则。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紧密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具体情况出发,坚决防止一刀切、简单化。
四、重点任务
(一)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1.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以实施大学章程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和制度体系,建立规范性文件审查与清理机制,推进校内规章的废、改、立。构建能够激发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制度环境,提升学校内部依法治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优化组织机构。按照精简高效原则,明确机构职责与分类,进一步优化整合机构职能,合理设置组织机构及其内设机构,严格控制组织机构数量和领导干部职数;结合学科专业的调整,科学设置教学科研单位;按工作性质相近和工作需要相关,推进教辅、管理、服务机构设置改革。通过进一步优化组织机构,构建起功能划分明确、运行顺畅有序、管理服务高效的机构体系。
3.建立健全学校理事会机构及工作机制。根据《重庆理工大学章程》,建立健全由党政部门、校友、企业、社会知名人士、校内代表等组成的理事会制度,充分发挥其咨询、协商、审议与监督作用,将理事会建设成为学校民主管理、各方利益诉求合理表达的重要平台和学校加强与社会联系、筹措管理大学发展基金的重要机构。
4.强化学院办学主体地位。按照事权相当、权责一致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校院二级管理,不断扩大学院自主办学权;鼓励学院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实际,明晰办学定位,厘清发展目标,增强办学特色;优化学院年度工作目标量化指标体系,激发学院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校院协调互动、高效运转的良好机制。
5. 加强学校监督体系建设。完善学校党内监督体系,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强化部门职能监督。完善党务、政务办事公开制度,发挥审计监督、统计监督职能作用,构建党委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形成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全面落实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要求,准确把握纪委专责监督定位,重点加强政治监督和党员领导干部日常监督检查,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
6. 改革完善校属企业管理运行体制机制。理顺管理协调机制,进一步加强校属企业规划和建设,建立形成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企业体系和发展格局。
(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1.改革编制核定与岗位设置。按照学校目标定位,进一步清理和核定各教学单位专任教师人员编制和岗位,清理和核定党政管理部门、教辅单位、直属和附属单位人员编制和岗位,制定学校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
2.完善人才工作服务体制机制。完善各级各类人才工程人选推荐、遴选和考核机制,开展人才梯度培养,促进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模式,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责任体系,构建“高待遇、严要求、重实效”人才聘用管理模式,确保关键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体制,建立人才信息库,完善人才引培政策,规范人才的引进、聘期考核。
3.创新教师联合聘用制度。鼓励教师资源在全校范围内充分共享,支持相关院系、研究机构等联合聘用教师,支持教师跨单位、跨学科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探索主聘与辅聘相结合的联合聘用模式,明确主聘单位、辅聘单位和教师个人之间的权责利关系,对联合聘用所涉及的人才遴选、聘用、职务晋升、薪酬分担、任务划分、考核评价等予以规范。
4.完善教师成长发展机制。优化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成长发展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提升服务教师发展水平;坚持人才培养与引进并重,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实践锻炼制度,搭建青年教师挂职锻炼、在职研修、社会实践平台,促进青年教师全面成长。建立研修人员考核制度,提高海外学习经历教师比例。
5.改革教师职称评审、聘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科综合实力为根本目的和以促进教师职业发展为直接目标的教师分类管理模式;建立以教师岗位类别、学科专业特点为经度,以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为纬度的多元、开放的教师职务评价体系;建立教师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性竞争格局。
6.改革收入分配和激励机制。以绩效为杠杆,以考核为依据,建立既符合改革要求又符合学校实际、既体现利益公平又注重绩效激励、既体现考核要求又着眼事业发展、既注重结构分配又着眼运行和增长的工资体系,激发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深化教育教学机制改革
1.健全本科生人才培养体系。坚持“以本为本”,落实“四个回归”。贯彻OBE教育理念,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丰富通识教育,改革德育教育、体育教学、美育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健全专业分类发展和动态淘汰机制,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增强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促进专业品牌化、特色化、国际化分类发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和课程资源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广泛融入教育教学。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构建长期稳定的联合培养机制。
2.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加强“双师型”导师团队建设,完善校外导师遴选、培训、考核、退出机制,构建校内外导师各有分工、优势互补、通力合作的工作格局。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建立稳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应用导向,分类制定专业学位论文标准。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具有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3.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细化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建立创新创业学分认定与转换制度,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深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改革,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在课程教学、辅导咨询、团队实战中全覆盖。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导师团队,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的指导。
4.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进程。拓展校际合作交流范围,做好本科生交换生、学分兑换、短期研修项目,鼓励引导研究生出国游学、研修。改革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和工作协调机制,健全中外合作办学机制,建立留学生汉语强化机制,围绕“一带一路”倡议,拓展来华留学生教育规模,构建立体化留学生培养模式。
5.完善学风建设工作机制。紧密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以加强学院学生学习发展指导中心建设为重点,持续开展学风建设“六进”活动,持续开展辅导员和班导师“双进”工作和“一对一”“一对多”朋辈志愿帮扶活动,构建全程指导学风建设工作体系,全员参与学风建设工作体系,全方位支持的学风建设工作机制。
6.改革完善学生评价激励机制。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改革学生综合测评方式,探索建立根据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为评价导向的学生奖励体系;发挥荣誉体系激励导向作用,建立健全培优育优和榜样示范的激励体系;完善学生资助管理体系,建立精准识别资助对象工作体系,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精准资助,激励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7.扎实推进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设。贯彻OBE教育理念,以学生满意度和学习成效为基础,实施多维度、多元化、多类别的教学质量评价和专项评估工作;加强教学督导队伍建设,强化政策激励和制度保障,加大质量信息分析和评价结果运用的力度,构建校级、部门级、院系级、学生和教师全员参与、闭环反馈、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8.探索建立招生就业新模式。顺应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强化生源基地建设,探索建立以专业为核心的招生宣传和招生录取工作。建立全程化多维度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立常态化就业市场调研机制,实现就业指导精准化、个性化,引导毕业生多渠道就业,稳步提升毕业生就业满意度。
(四)深化学科建设与科研管理机制改革
1.实施一流学科建设计划。以“双一流”建设为抓手,以现有重点学科为基础,改革和创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机制体制,建设一批具备冲击西部一流学科水平的学科,使之成为在若干领域有重大影响的学术中心和学术高地。优化跨校区学科整体发展布局,促进校区布局与学科整体发展相统一。
2.深化学科建设管理体系改革。健全学科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学科淘汰机制,改革学科建设资源决策和调配体系;完善学科建设资金投入、空间配置、人力资源保障、学生资源提供及其他建设投入的优先配给和后配给机制。
3.创新科研队伍管理机制。加强对学科带头人的建设和管理,明确学科带头人责、权、利。强化科研团队建设,建立培育专职科研队伍,鼓励协同创新,倡导学科交叉、资源整合,建立项目制资助方式,鼓励不同学科、专业的青年学者协同攻关。注重校际学术交流,吸引优秀人才来校从事短期合作科学研究,提升学校综合科研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加强科研管理队伍建设。
4.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实施新型智库建设计划,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围绕重大现实问题,开展多学科融合的综合研究,建立形式多样、结构合理的高校智库。推进重大研究平台建设计划,深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自然科学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平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为核心,推动各研究平台社会服务能力提升。
5.构建重大项目标志成果培育机制。加大培育创新基金的经费投入,完善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创新团队、创新平台以及标志性成果的培育机制,培育特色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领域,增强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能力。建立重大学术问题提出和研究启动机制,提高重大项目的组织谋划能力,加强对重大项目的前期组织,拓宽科研项目申报渠道,实现高端创新团队、高层次创新成果、高级别科研项目、高水平创新平台的重大突破。
6.健全科研经费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科研经费管理,管好用活科研经费。加强重点学科经费预算管理和支出管理,完善学科带头人、财务一支笔制度,加强经费使用监督和审计;完善规范科研发展基金、科研经费间接费用的划转方式、使用范围、结构比例等环节,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7.创新产学研工作机制。挖掘学校人才、技术、平台等优势,加强与政府、企业、行业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与财政资金、社会资本、产业资本结合,鼓励科研人员自主创业,促进成果转化,提高服务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组建技术转移中心,统筹管理学校的技术转移工作,通过正面激励,保证教师专注原始创新,实现重大突破。加强文科应用类成果的制度设计,完善应用类成果认定和奖励办法。
8.改革科研评价机制。树立质量第一的评价导向,推行优秀成果和代表作评价制度,坚持同行评价和社会评价相协调、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衔接、当前评价和长远评价相补充,以服务国家和重庆市重大需求、引领学术创新发展的实质性贡献为核心指标,注重研究成果的学术原创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五)深化考核评价体制机制改革
1.完善实施二级单位事业发展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坚持目标导向、分类评价、突出实效,强化非教学单位完成重点工作的实绩贡献评价,重点构建以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等为核心指标的学院(部)的目标管理及综合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基本考核和激励考核,引导学院(部)科学定位、特色办学。
2.完善干部选拔与考评机制。坚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好干部标准,健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改进年轻干部选拔培养机制,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构建多维度、开放性的干部考评机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加大干部交流力度,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3.建立和完善重点学科评价机制。根据《重庆市重点学科验收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和完善重点学科评估考核机制,从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内部管理、条件建设等方面加强对重点学科的评估,完善动态管理制度,强化绩效管理。
(六)深化条件保障机制改革
1.深化资金筹集方式改革,建立健全“多层次、全方位”的办学资源保障机制,做好基本预算和项目预算申报、管理工作。调动校内各学科点的积极性,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采用社会服务、技能培训、知识产权转让、产学研结合等多种形式,形成自我造血功能,实现学科发展资金需求的自我保障。完善教育发展基金管理和运作模式,加强资金筹集力度,使其成为学校资源保障的重要补充。
2.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与审计监督制度改革。进一步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全面性、高效性和精细化。以预算管理为基础,全面加强审计在学校执行资金管理、项目管理和各项财经法纪方面的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监督的作用。
3.深化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改革各类资源从配置、使用管理到绩效评估的全周期管理体系,构建提高存量资产的利用效率、增量资源配置效益的配置机制,实现以效益评估和审计结果指导资源增量分配。加强对各类资源的统筹配置,推进校、院设备共享平台建设,构建分层分类的仪器设备共享网络,保障各类公共平台的建设和作用发挥。
4.深化信息化建设体制改革。强化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推进安全可靠工程建设,构建信息化建设与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服务等工作的融合协同机制。完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机制,构建覆盖各校区的一卡通平台、数字校园等一体化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服务机制。统筹校内外各类资源,建设具备自我造血机制、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网络、云计算基础设施和精细化管理、运行维护与服务体系。
5.改革校园建设与管理机制。改革创新基本建设决策与管理机制,以学科发展规划为主线,牵引校园规划,科学合理、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各校区建设水平和发展效益。创新校园综合治理模式,强化学校与地方公安、交通、城市综合管理等执法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加大校园及周边环境秩序整治力度。
6.改革后勤管理体制机制。根据行业标准和服务要求制定后勤标准化服务监管体系,推进内涵式发展;坚持以学校为主体,有序开放校内市场,合理引入社会优质服务,完善坚持公益属性的后勤服务成本补偿机制。创新物业管理模式,实行标准化物业管理,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7.改革机关服务质量保障体系。统筹机关对师生服务的窗口,试行一站式服务,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办结制。进一步抓好“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高效型、廉洁型”机关的创建工作,引领全体机关干部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凝聚学校发展正能量,弘扬机关服务新风尚。
8.改革完善服务校友工作机制。探索新常态下校友工作新思路,建立校院两级职责分明、上下联动的工作模式,充分利用新媒体发掘校友资源,联络服务校友,充分发挥校友在学校发展和建设中的作用。
(七)深化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改革
1.创新党建工作机制。充分利用新媒体创新工作方法,使党建工作不断适应新形势新特点;进一步创新工作模式,推行党建工作项目化建设,培育特色党建工作项目,建立健全党委常委联系服务基层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制度创新,强化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经费、活动专用场地等工作保障机制。
2.加强和改进群团工作建设。加强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按照群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改进提高、不能停滞不前”的总基调,实施群团工作机制改革,构建一体化的群团工作体系,建立和完善研究决定群团工作重大事项制度,加大对群团工作的支持保障力度,更好联系、引导、服务青年学生和教师。
3.创新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的方式方法,发挥教职工党支部和党员在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增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推进教职工师德师风建设,完善教师师德考核机制,进一步提高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情操和教书育人水平。
4.建立健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德养心、智养能、体养身、美养情、劳养恒”的“五育人”工作体系,推进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落实辅导员“三单”政策,建立健全辅导员培养和发展体系;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强化部门协作,进一步健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5.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相关制度,支持纪检监察机构依规依纪依法开展工作。深化内控体系建设,强化一岗双责,构建校内职责履行和权力行使监督与问责体系。
6.推进党外代表人士工作改革。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按照加强培养、提高素质、科学使用、发挥作用的工作思路,建设一支总量适度增长、结构逐步优化、素质不断增强、作用更加突出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
五、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推进机制,形成学校综合改革领导小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监督落实,牵头领导具体指挥,综合改革办公室、责任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全校各学院、部门(单位)广泛参与的多方联动、分工合作、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改革工作机制。
(二)加强统筹协调。加强各项改革及各部门、各学院间的统筹协调,确保学校的顶层设计与各单位实际情况和改革实践相互衔接、同步推进。条件已经成熟的,加快推进步伐。条件尚不成熟的,选择有代表性的领域和单位开展试点,积累经验后再全面推开。
(三)加强宣传引导。积极运用各种宣传媒介和手段,搭建信息沟通平台,畅通交流渠道,全面深入宣传学校各项改革,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争取各方理解支持,合理引导改革预期,进一步坚定改革信心,为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全校上下形成人人支持改革、人人参与改革、人人共享改革成果的生动局面。
(四)加强督查检查。建立改革目标责任制,明确各项改革措施的分管领导、责任单位与完成时间表,确保各项改革举措的落实。建立改革监督检查机制和工作考评制,按照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跟踪督办、适时评估、及时总结、定期通报,及时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妥善处理和动态调整,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