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理工大学2024届毕业生就业 “百日冲刺”行动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重庆市委、市政府“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抢抓毕业生求职就业关键期,全力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的通知》 (教就业厅函〔2024〕15号)和《重庆市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工作方案》(渝教学发〔2024〕12号)要求,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活动主题
千方百计拓岗位 提速增效促就业
二、活动目标
紧抓当前毕业生求职关键期,通过举办就业促进周,开展“百日冲刺”系列活动,进一步深挖需求市场潜力,精准就业指导服务,加速就业工作进程,增强就业工作实效,确保2024届毕业生6月30日离校就业去向落实率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8月31日初次就业去向落实率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三、活动时间
2024年5月—8月
四、活动内容
(一)组织参加国家、市级就业促进活动。
层级 |
活动内容 |
责任单位 |
国家百日冲刺活动 |
组织毕业生参加“2024 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 系列活动,包括校园双选、专场招聘、政策宣传、访企拓 岗、供需对接、重点帮扶、征兵动员、成果宣介等主题活动。 |
各学院 |
组织毕业生参与教育部“24365 校园 招聘服务”系列专场招聘活动,“全国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高校毕业生”民营企业招聘月”等招聘活动。 |
各学院 |
组织毕业生积极收看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系列“互联网 + 就业指导”公益 直播课。 |
各学院 |
市级百日冲刺行动 |
组织毕业生参加各类市级就业双选活动 |
5月—7月,开展现场双选活动8 场;举办特殊困难群体帮扶现场双选5场;开展网络招聘活动10场。 |
各学院、招生就业处 |
7月—8月,每周五开展云端就业网络直播带岗活动;每周开展1-2次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现场招聘。 |
开展访企拓岗与校企对接 |
参加工作交流和用人单位走访行动,拓展市外就业市场 |
招生就业处、各学院 |
积极参与市级人才供需对接活动,走进重点工业园区,开展校企对接联系。 |
开展宏志助航地方计划 |
招生就业处、各学院 |
开展就业主题教育活动 |
学生处、招生就业处、各学院 |
开展就业监测与核查 |
举办就业监测工作与智慧就业平台应用培训会 |
招生就业处、各学院 |
5月— 8月开展就业真实性调查核查 |
(二)学校“百日冲刺”系列活动
1.开展主题教育和就业指导。深入开展以“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为核心的就业育人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形势政策讲座、党团组织活动、带生访企等形式,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从实际出发积极开展求职行动。对毕业生“求稳”和“慢就业”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采取有效措施,引导毕业生积极求职、尽早就业。加强就业安全教育,帮助毕业生防范“黑中介”“招聘付费”等就业陷阱,增强求职安全和依法维权意识。(责任单位:学生处、招生就业处、各学院)
2.组织实施好基层就业项目。各学院要做好组织动员,加强基层就业政策宣传解读,组织线上服务和线下宣讲。重点介绍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集中宣传“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城乡社区计划”“选调生”“应征入伍”等基层就业项目,动员毕业生积极报名参与,鼓励引导学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加大征兵宣传和军队文职人员政策宣介进校园工作力度。(责任单位:保卫处、校团委、招生就业处、各学院)
3.深入开展校园招聘活动。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校级层面常态化持续开展各类招聘活动;各学院结合专业特色,开展小而精、专而优的专场招聘会。在摸底毕业生意愿基础上,邀请目标企事业单位进校招聘宣讲,组织引导未落实就业去向的毕业生参与招聘宣讲活动,促进毕业生和岗位精准有效对接。(责任单位:招生就业处、各学院)
序号 |
专场名称 |
时间安排 |
责任单位 |
1 |
深圳深汕特区专场 |
5月18日 |
招生就业处 |
2 |
特殊群体毕业生专场 |
5月29日 |
招生就业处、各学院 |
3 |
两江校区综合类专场 |
6月4日 |
招生就业处、两江人工智能学院、应用技术学院 |
4 |
综合类专场 |
6月6日 |
招生就业处 |
5 |
就业实习专场招聘会 |
6月上旬 |
招生就业处、各学院 |
6 |
空中双选会 |
6月下旬 |
招生就业处 |
7 |
网络双选活动月 |
7-8月 |
招生就业处 |
4.持续开展访企拓岗行动。校、院两级领导班子带头深入西部大开发新落户重庆的央国企、重点企业、经济园区和需求量大的企业开展校企对接联系,要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大力开拓市场化社会化就业岗位。各学院要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对标任务指标要求,保质保量完成访企拓岗目标任务,不断巩固访企拓岗成果,提升访企拓岗实效。(责任单位:校长办公室、科学技术研究院、招生就业处、产学研合作办公室、各学院)
5.开展科研助理岗位选拔聘用工作。落实科技部、教育部等部门相关文件要求,完善相关配套支持政策,增强科研助理岗位吸引力,持续深挖潜力,做好科研助理岗位政策宣传、招聘选拔工作。(责任单位:人事处、科研院、各学院)
6.开展第二学士学位招录宣传工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合理开设第二学士学位招生专业,做好第二学士学位招生政策宣传,引导更多毕业生深入了解,积极报考。(责任单位:教务处、招就处、各学院)
7.开展困难就业群体帮扶工作。重点关注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的高校困难毕业生、长期未就业等困难群体的思想动态、择业诉求和实际困难,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建立就业帮扶工作台账。按“3个3”基本要求,对每名困难群体毕业生开展不少于3次谈心谈话,组织毕业生参与不少于3次线上线下就业促进活动,对口推荐不少于3个有效岗位,确保我校重点困难群体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不低于学校平均水平,有就业意愿的重点困难群体毕业生实现全部就业。(责任单位:各学院、招生就业处)
8.开展就业工作督导检查。就业工作分管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通过集中调研和个别走访的方式深入学院督导推进202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校毕 业生就业监测工作的通知》(渝教学发〔2024〕6号)准确界定毕业生去向类别,指导毕业生及时完成毕业去向登记,规范采集毕业生去向信息和就业材料;严格执行就业工作“四不准”规定,认真开展就业数据及材料自查核查,确保就业统计数据真实准确。(责任单位:招生就业处)
9.提供不断线就业服务。2024届毕业生离校后,学校持续提供“岗位推送不断线”“指导培训不断线”“重点帮扶不断线”“接续服务不断线”等不断线就业服务,帮助2024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尽早实现就业。
五、工作要求
(一)抓好统筹部署。各学院要认真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学院书记院长要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亲自督查,确保工作部署到位、责任落实到位。要结合学院实际制定“百日冲刺行动”工作方案,切实抓好具体实施,确保各项工作取得预期效果。
(二)抓紧启动冲刺。要有责任在肩的使命感、主动担当的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抢抓工作关键期,第一时间全面推进相关工作。要准确把握当前就业形势,找准当前就业工作的重点难点,要明确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挂图作战,倒排工期,确保在规定时点完成目标任务。
(三)注重宣传引导。各学院要统筹谋划、积极协调,认真做好 “百日冲刺”系列活动经验总结和信息报送,做好线上线下宣传报道。密切关注舆情动态,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点认真排查、做好应对预案,确保及时有效化解。
重庆理工大学
2024年5月21日